大昭寺
大昭寺

【单幅】大昭寺前

这次去大昭寺回来翻看照片,有一张出自5DII的很喜欢,最初以为是杨柳松或者老范拍的。仔细一看:杨柳松是我旁边那位端着长焦的摄影者,光斑的缘故让他服饰色彩起了变化;老范的帽檐、裤子、鞋子则正好矗立在我前方,丝毫没有露脸。这张照片出自轮椅上的蓝天之手! 之前大昭寺前有些矮的房屋,这次好像忽然清理了,多了几块碑,其中一块自然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根据老范介绍另外有一块鼓励别人种豆的碑和一块无字碑,从位置看来我们后面这块并不是唐蕃会盟碑。关于唐蕃会盟碑的介绍:http://zh.wikipedia.org/wiki/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碑,又名长庆会盟碑、甥舅和盟碑等,古代藏文文献称之为逻娑碑(藏文:ལྷ་སའི་རྡོ་རིངས།,藏语拼音:Lhasä Do'ring,威利:lha-sa'i rdo-rings),[1]是树立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昭寺门前的一通石碑,立于823年,唐朝长庆三年二月十四日,时为吐蕃王朝彝泰九年,纪念唐朝和吐蕃王朝长庆会盟。当时正值唐与吐蕃双双衰败之际,为了各自集中精力应付内部严重危机,双方遂决定停止构兵、互相扶助。该碑被誉为“ 目前人们所知道的亚洲最重要的铭文纪念碑”(载戴密微,巴黎的会议, 巴黎, 1952年)。[2] 来历 唐朝长庆元年(821年),唐朝唐穆宗李恒登基,吐蕃赞普赤祖德赞先后2次派遣使臣前来祝贺,后又派人到唐朝首都长安请盟,唐穆宗同意会盟。长庆元年九月,唐穆宗命宰相及大臣共17人与吐蕃使团于长安西郊会盟。唐穆宗又派正使刘元鼎、副使刘师老与吐蕃使者论讷罗同赴吐蕃王朝首都拉萨,于长庆二年四月(822年)到达拉萨。长庆二年五月,双方在拉萨设盟坛会盟。长庆三年在长安、惹刹(即大昭寺)和唐蕃交界处(藏文史书记载为“梅如”地方)树立三块同样的石碑。唐朝派杜载为使臣,率领使团来到拉萨参加了长庆三年二月十四日在大昭寺前举行的该碑落成典礼。[3][4]其他两块同样的石碑已经湮灭,今只余该碑。 碑文 该碑四面均有铭文。其中西面为碑阳,刻有盟约文本,为汉文和藏文两体文字,藏文为左半部分,横书,汉文为右半部分,自右至左竖排;北面为吐蕃参与此次会盟的官员名单,共17人,上为藏文,下为姓氏与职衔的汉字译音;南面为唐朝参与此次会盟的官员名单,共18人,上为藏文,下为汉文;东面为碑阴,全部为藏文盟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