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出来,70公里缓上坡回到吉隆县,本想搭车,无奈除了一辆警车外,最后两三辆车都在最后25公里遇到。
先说昨晚去的帕巴寺,尺尊公主同期的寺庙,旁门一个小间晚上正好开放,两个尼姑在念经,进去待了一会,有尺尊公主时期的壁画,可惜不让拍。庙的顶上也上不去。聊了几句告别。
今天出来几公里的村上有个寺庙叫强准祖拉康,也是自治区级别保护单位。绕进去几百米,翻新严重,有一个尼姑,也可能不是居士,来跟我边说边比划,我猜是要钱,假装不懂。上去看了一下,多半壁画已毁,已经直接刷了水泥。出来在下面拍照,老人一直在嘀咕,可以拍寺庙,她不让拍。最后坐在门口,都不想走了。结果那个老人使出最后一招拿钱来比划,我依然装傻。不知他们这里的生活需要钱干什么?交通方便,寺庙会有其他藏族村民供养。我不信佛,也不上供。老人没有坚持,我起来告别。
之后村子道班还有,都让我想住下。路上无信号,觉得还是出来方便,谁让我出发前跟朋友说晚上开机呢…
最后一个想提的是查嘎尔达索寺,是藏传佛教二号人物米勒日巴(惭愧,他的传记手机里放了好久才看了开头)的修行地之一。这个寺庙建在半山,网上说是隆达湖山崖上,不知所谓的湖在何处,下面只有吉隆藏布。上次没有找到这个寺庙,这次反向,远远就发现了在对岸接近山顶处。过河的桥留在进入林区/珠峰保护区处。远看上山路极陡,徒步尚困难,我不打算在此逗留。如果下次来,应该背个包给庙里的人带些生活用品,这些真正修行的人才是需要帮助的。
看了几个瀑布,过了几次水,慢慢的骑着,8点半回到县城,与上次下峡谷时间也差不多。缓上下坡对速度的影响远不如搓板/石子。
想到明天24公里上坡1100米的爬升,非要搭车不可了,保存体力和时间。
到了吉隆县,走回头路时大概都选择搭车上山。
百度来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查嘎尔达索寺
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位于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境内。寺庙初为宁玛派,后改宗噶举派。曾有12代堪布传承衣钵,盛时僧侣百余人。每年来此朝拜的佛教信徒来自吉隆县各乡、村以及康区和尼泊尔等地。寺庙依山而建,占地面积约8 40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西至东依次有曲吉拉尊巴•仁真朗吉拉康衮、拉不让、哲布绒布切、杜康切姆与甘珠尔拉康、乌玛卓等。“文革”期间寺院大部分被毁。
曲吉拉尊巴•仁真郎吉拉康衮 寺中最早的建筑。位于寺庙最西侧,始建于12世纪末期,由阿里王系后裔中的拉尊巴•仁真朗吉创建。全部建筑为木石结构。坐北朝南。门道位于西面,沿十余级石砌阶梯向上为一露天小庭院,面积约16平方米。庭院北面为门廊,其东、西、北三面墙壁皆绘有壁画,尤以西壁保存完好,绘制有龙、虎、狮、象、大鹏神鸟、雪山、祥云、日月及花卉等图案。门廊西面为僧舍,面积约16平方米,四壁绘有法轮、法幢、双鱼、宝瓶、法螺、莲花、宝伞与吉祥结等佛教“八宝”图案。
拉不让 寺主拉尊巴•仁真朗吉的居所及其附属建筑。位于整个寺庙建筑群的中部,为上、下两层木石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下层西端建有护法神殿,图案除护法神恰那多杰等像外,其间还绘有狗、豹、倒悬之人头、裸体人像等。上层建筑主要有申久亚温、尼维、曲甘夏、贡嘎、门珍康等。①申久亚温。寺主拉尊巴•仁真朗吉的居处,坐北朝南,面积约10平方米。室内北壁供奉拉尊巴•仁真朗吉塑像,左侧分别塑有玛尔巴译师、米拉日巴泥塑和一尊文殊菩萨镀金像,右侧放置有盛放供品的神橱一架,置有一尊度母的镀金像。室内西壁分别绘有释迦牟尼、恰那多杰、多吉强、坚热斯、强巴央、郎巴郎珍等神佛肖像;南壁绘有次巴麦、释迦牟尼像;东壁分别绘有阿嘎扎底等多臂护法神像。室外墙上绘制有四大金刚及轮宝图案。②尼维。寺主住房。位于申久亚温南侧,面积约10平方米,四壁绘有佛教“八宝”图案。其西侧建有一露天小明庭,呈狭长方形,面积约5平方米,为寺主纳凉之所。③曲甘夏。寺主住房。位于尼维东侧,略呈三角形布局。④贡嘎。护法神殿。位于申久亚温东侧北端,为不规则的梯形。室内四壁皆绘护法神像,图案中多有骷髅、人头骨法器等。⑤门珍康。寺内制作藏药之所。位于申久亚温北面,平面为正方形。
哲布绒布切 米拉日巴修行禅洞。殿堂北壁系利用自然崖壁而建,南壁用石块垒砌而成。殿堂门道设于东南,宽1米。修行禅洞长、宽各约2米,高2.5~3米,外狭内宏。禅洞北端祭坛上供有米拉尼夏、米拉曲协及坚日色•他日江称等三尊佛像。殿堂北壁绘制有米拉日巴传记壁画,大部已剥落,壁画具有西藏早期壁画的特征。殿堂南壁亦绘制有壁画,有米拉日巴、玛尔巴等大师法像,现已模糊不清。南壁东段绘制有噶举派祖师、弟子像8尊,其下方为护法神多吉帕姆。殿的东侧有印经房一间,面积约16平方米。
杜康切姆 查嘎尔达索寺的主殿(措钦大殿)。位于整个建筑群最南端。原为两层16柱,现已坍塌。墙体用片石砌成,残高10余米。底层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面积63平方米。大殿底层为佛殿,其北壁设有佛坛,主供强巴佛镀金铜像。左侧立有金箔灵塔8尊,有莲花生镀金像1尊。西壁北端供奉玛尔巴、米拉日巴、塔布绒布切的檀香木像,现均已不存。殿内东、南、西三壁上尚保留有壁画痕迹:东壁与南壁分别绘有护法神甲坚朗退色、多吉速鲁扑巴、丹姆觉尤雍尼、卡久玛及玛尔巴、次巴麦与度母像;西壁绘有佛教八宝图案与护法神古鲁扎布扎、申度玛等。
甘珠尔拉康 位于杜康切姆东北侧,由门厅及正殿两部分组成,门厅面积约6平方米,正殿殿堂面积约29平方米。殿内西壁放置木制经橱,内置《甘珠尔》经书一套。南壁供置有释迦牟尼镀金像,其左、右分供两弟子镀金像。东壁壁面上残存有十六罗汉壁画。殿内放置经文字母刻版《米拉日巴传》、《玛尔巴传》及《日琼巴传》共计1 913块,均系后期移入。
乌玛卓:为查嘎尔达索寺最东端建筑,修在东、南、北三面皆为绝壁的一块山巅平地上,仅在西面留有一条小径可通行。有房屋2间,最西端为伙房,面积仅4平方米;东端为乌玛卓,面积8平方米(长4米,宽2米)。乌玛卓北、南、西三壁上皆遍绘壁画,北壁:上排中央为3尊米拉日巴坐像,其中间一尊为米拉日巴18岁的法像,左右两尊为尊者开始修行时的尊像;中排绘有米拉日巴的姐姐等人来洞中探望,为其送来食物,被褥等的情景;其右上方绘有尊者在洞中向拉玛热炯、贡戈塔布等弟子讲经说法,周围为众弟子环绕而坐;下排绘有尊者获得“风息”(气息)自在功能,修成“拙火定”(指能使脐间生出暖气的一种修炼方法)而畏酷赛沐浴的场面。南壁:皆绘有米拉日巴传记故事的片断。如:如端上方描绘猎人带犬行猎,正在追赶一只小羊,路遇尊者在洞中修行,在尊者的劝导下,猎人终于觉悟,与猎犬、羊等皈依佛法;左端下方描绘尊者在洞中遇见4个妖怪,经尊者用佛法教诲,终于使其承认恶业而皈依佛法。西壁:主要绘有护法神像。西壁:主要绘有护法神像。上排左端为米拉日巴的保护神次仁坚安,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执法螺,骑狮,传说他是珠穆朗玛峰的山神一,后为米拉日巴用道法解救而皈依尊者;下排左端为查嘎尔达索寺的保护神达果巴坚贞,头戴宽沿帽,身穿黄袍,右手持金刚杵,身后为火焰背光,其周围有护法小神像数尊。该壁画色彩较为丰富,以淡红、大红、白色、白色、靛青、石绿、深灰等色为主调,技法上以单线平涂与晕染法相结合,构图简洁明快,画面均衡和谐,富于变化,属西藏晚期壁画。
查嘎尔达索寺在“文革”初期即遭破坏,此前先后有十二代堪布(即:拉尊巴·仁增朗杰、喀祖·噶玛罗桑、热钦·噶玛罗桑、追布·赤烈曲丹、朱布曲·益西曲扎、桑达·赤烈堆穷、衮色·曲给旺久、吐色·嘎玛格烈、归桑·赤烈嘉措、东色·仁增康巴、噶举·丹增罗布、嘎玛·丹逼坚赞)传承衣钵。“文革”前有僧侣58人。该寺虽大部已成废墟,但仍然在每年的朝拜季节吸引着大批僧俗信徒以及来自康区和尼泊尔的信众来自康区和尼泊尔的信众来此朝拜,是一处享有盛名的古迹。
再百度。
[查嘎尔达索寺]——阿里王系后裔仁增朗杰创建的寺庙
查嘎尔达索寺,在日喀则地区之吉隆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南、宗嘎至吉隆镇途中的隆达湖(已干涸)山崖的顶巅,距地面相对高度约200米,距县城约40公里,海拔4200米。
查嘎尔达索寺最早创建的寺庙拉康衮,为阿里王系后裔中的拉尊巴·仁增朗杰所建,约建于12世纪末期,距今有八百多年历史。其后陆续加护建修葺,面积逐渐扩大。该寺是噶举派祖师米拉日巴的修行圣地之一。寺庙依山势而建,起伏错落,呈东西方赂展开,占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该寺初信宁玛派,后改宗噶举派至今。
曲吉拉尊巴·仁增朗杰拉康衮:位于寺庙最西侧。坐北朝南,是寺庙中最早的建筑。系木石结构,以石块砌墙,外涂泥皮,圆木梁椽,枯压薄石板,呈两面坡人字脊。门道设于西面,有石阶十余级。拾级而上为露天庭院,面积16平方米。庭院北面为门廊,门楣下3柱。门廊北面为仓库,其西为僧舍(面积16平方米)。庭院西侧为伙房,面积约7平方米。门廊东、西、北三面皆绘有壁画,图案有龙、虎、狮、象、大鹏鸟、祥云、雪山、日月及花卉等;僧舍四壁绘有佛教“八珍宝”(即:法轮、法幢、金鱼、宝瓶、法螺、莲花、宝伞、吉祥结)图案。
拉不让:位于寺庙建筑群的中段。高二层。下层西端为护法神殿,殿内四壁绘有护法神恰那多吉等神像,其间绘有狗、豹、倒悬的人头、裸体人像等;东端为仓库,共3间;西北侧为伙房;东北角为接待室。上层有“申久亚温”,为寺主拉尊巴·仁增朗杰的住所,面积约10平方米;室内北壁原供有拉尊巴·仁增朗杰的塑像,其左侧分别供有玛尔巴译师、米拉日巴泥塑像和一尊多吉强巴(文殊菩萨)的镀金像;右侧置有神橱(高1.5米,宽1米)和吉尊卓玛(度母)镀金像。室内四壁绘有壁画:西壁绘有释迦牟尼佛、恰那多杰、多吉强、坚热斯、强巴央、朗巴朗珍等神佛像;南壁绘有次巴麦、释迦牟尼佛像;东壁绘有阿嘎扎底等多臂护法神像。室外墙上还绘有四大金刚及轮宝图案。申久亚温之南为“尼维”,系寺主住房,面积约10平方米,室内四壁绘有“八珍宝”图案。尼维之东为“曲甘夏”,系寺主住房,呈三角形。申久亚温东侧北端为“贡康”,即护法神殿,平面呈梯形,室内四壁绘护法神像,壁画以黑色为底,上用白线勾勒,图案中多有骷髅、人头骨法器等。申久亚温北面为“门孜康”,平面呈正方形,系寺内制作藏药之所。
哲布绒布切:系米拉日巴修行禅洞。长、宽均为2米,高2.5~3米。洞内顶部有黑色烟炱痕迹,传说为当年米拉日巴在此修禅时(1085~1095年间)烟火熏燎所致。洞内北端祭坛上供有米拉尼夏、米拉曲协和坚日色·它日江称等3尊佛像。修禅洞在殿堂西端,殿堂北壁系利用自然崖壁而建,南壁用石块垒砌而成,门道设于东南,宽1米。殿堂北壁绘有米拉日巴传记壁画,从崖面西端开始,绘有尊者米拉日巴在吉隆降生、拜咒师修习咒诅降雹之术惩治仇敌、与次仁坚昂五兄弟斗法、求师于玛尔巴译师、玛尔巴为考验其意志令其修筑九层碉房、草麻为食于洞中苦修九年修成“拙火定”直至寂静涅盘等各个时期的事迹,其间以山石树木、行云流水点缀,使情节分明而又气势连贯,具有西藏早期绘有尼畏色钦吉、米拉日巴、玛尔巴等大师法像;东段绘有噶举派祖师、弟子像8尊,其下为护法神班丹拉姆,色彩艳丽浓重,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属晚期作品。在此殿的东侧为印经房,门向东,面积约16平方米。
杜康切姆:为查嘎尔达索寺的主殿(措钦大殿),位于建筑群最南端。原高二层,16柱,现已坍塌。底层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面积63平方米(长9米,宽7米);门向西北,宽2米。底层佛殿北壁原主供强巴佛镀金铜像,高10米,其左侧原供有高约1米的金箔灵塔8座和莲花生镀金像1尊,如真人大小;西壁北端原供有玛尔巴、米拉日巴、塔布绒布切的檀香木像,现已不存。殿内东、南、西三面壁上遍绘壁画:东、南壁分别绘有护法神甲坚朗退色、多吉速鲁朴巴、丹姆觉龙雍尼、卡久玛及玛尔巴、次巴麦、度母像;西壁绘有佛教“八珍宝”图案和护法神古鲁扎布扎、申度玛等。
甘珠尔拉康:位于杜康切姆东北侧。由门厅和正殿两部分组成。门厅面积约6平方米。正殿面积28.8平方米(长6米,宽4.8米),殿内西壁原置有木经橱,珍藏《甘珠尔》一套;南壁供有真人大小的释迦牟尼佛镀金像,其左右供奉二弟子镀金像;东壁绘有十六罗汉壁画。现殿内放置有经文字母刻板《米拉日巴传》、《玛尔巴传》和《日琼巴传》共计1913块。
乌玛卓:为查嘎尔达索寺最东端建筑,修在东、南、北三面皆为绝壁的一块山巅平地上,仅在西面留有一条小径可通行。有房屋2间,最西端为伙房,面积仅4平方米;东端为乌玛卓,面积8平方米(长4米,宽2米)。乌玛卓北、南、西三壁上皆遍绘壁画,北壁:上排中央为3尊米拉日巴坐像,其中间一尊为米拉日巴18岁的法像,左右两尊为尊者开始修行时的尊像;中排绘有米拉日巴的姐姐等人来洞中探望,为其送来食物,被褥等的情景;其右上方绘有尊者在洞中向拉玛热炯、贡戈塔布等弟子讲经说法,周围为众弟子环绕而坐;下排绘有尊者获得“风息”(气息)自在功能,修成“拙火定”(指能使脐间生出暖气的一种修炼方法)而畏酷赛沐浴的场面。南壁:皆绘有米拉日巴传记故事的片断。如:如端上方描绘猎人带犬行猎,正在追赶一只小羊,路遇尊者在洞中修行,在尊者的劝导下,猎人终于觉悟,与猎犬、羊等皈依佛法;左端下方描绘尊者在洞中遇见4个妖怪,经尊者用佛法教诲,终于使其承认恶业而皈依佛法。西壁:主要绘有护法神像。西壁:主要绘有护法神像。上排左端为米拉日巴的保护神次仁坚安,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执法螺,骑狮,传说他是珠穆朗玛峰的山神一,后为米拉日巴用道法解救而皈依尊者;下排左端为查嘎尔达索寺的保护神达果巴坚贞,头戴宽沿帽,身穿黄袍,右手持金刚杵,身后为火焰背光,其周围有护法小神像数尊。该壁画色彩较为丰富,以淡红、大红、白色、白色、靛青、石绿、深灰等色为主调,技法上以单线平涂与晕染法相结合,构图简洁明快,画面均衡和谐,富于变化,属西藏晚期壁画。
查嘎尔达索寺在“文革”初期即遭破坏,此前先后有十二代堪布(即:拉尊巴·仁增朗杰、喀祖·噶玛罗桑、热钦·噶玛罗桑、追布·赤烈曲丹、朱布曲·益西曲扎、桑达·赤烈堆穷、衮色·曲给旺久、吐色·嘎玛格烈、归桑·赤烈嘉措、东色·仁增康巴、噶举·丹增罗布、嘎玛·丹逼坚赞)传承衣钵。“文革”前有僧侣58人。该寺虽大部已成废墟,但仍然在每年的朝拜季节吸引着大批僧俗信徒以及来自康区和尼泊尔的信众来自康区和尼泊尔的信众来此朝拜,是一处享有盛名的古迹。
[查嘎尔达索寺]——阿里王系后裔仁增朗杰创建的寺庙
查嘎尔达索寺,在日喀则地区之吉隆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南、宗嘎至吉隆镇途中的隆达湖(已干涸)山崖的顶巅,距地面相对高度约200米,距县城约40公里,海拔4200米。
丁丁鉴定后说,这个对,里程也对。
吉隆查嘎尔达索寺米拉日巴修行洞
查嘎尔达索寺位于吉隆县隆达湖(已干涸)山崖的顶端,距县城40公里,海拔4200米。该寺是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1040—1123年)的修行圣地之一,整个寺庙依山势而建,起伏错落,呈东西方向展开,占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由西至东大致可分为五大建筑群,即:曲吉拉尊巴·仁真郎杰拉康衮、拉不让、哲布绒布切、杜康切姆与甘珠尔拉康、乌玛卓。乌玛卓的北、南、西三面壁上皆绘有壁画,内容大多以米拉日巴为题材,构图简洁明快。查嘎尔达索寺最早创建的寺庙拉康,为阿里王系后裔中的拉尊巴·仁真郎吉所建,约建于公元12世纪末,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后陆续加以扩建修葺,面积逐渐扩大。寺庙初为宁玛派,尊莲花生大师为祖师,后改尊噶举派一直沿袭传承至今。
好详细的资料
顺便请教一下,有没有那些教派或者大师的学说的资料?
比如你提到的“噶举派”“莲花生”之类的。
有没有他们的著作之类的资料?
多谢。
里程应该是34公里过桥。
莲花生的书和介绍应该到处都找的到吧。
教派的源流与演化,非三言两语能叙述的清,推荐《西藏通史》,作者:恰白·次旦平措,诺章·吴坚,平措次仁著 陈庆英等汉译,拉萨新华书店有,网上也有。
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可参看书中引用的书。
(缁衣)
多谢指点
看看宗教战争
伊斯兰教是战争起家立教,所以至今在战争中;
天主基督是唯上帝,非信仰上帝着视为邪,极力扩张他的宗教,以推广精神控制,由此引发的战争见之于古今。
汉传佛教史上基本上没有战争;
藏传佛教史上的战争,是宗教与政治经济的混合战争,是内战。
藏传佛教需要反思。
指点
晕倒
下午在旧书店淘到一本1958年的马可波罗。
赫然发现黄河流域的地名是Cathay。
查了一圈发现,香港那个航空公司,国泰航空,也是这个Cathay。
这个Cathay,竟然是契丹也就是辽国的意思。
香港人的航空公司,为啥要叫做契丹辽国航空公司?跟宋江有仇?
宗教,作用都一球样。
教育信徒做三件事:
1,多生孩子,增大新生人口。
2,对内信众,少打架,提高合作效率,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提高人均寿命,减少非正常死亡。
3,对异教徒,或诛其形,或诛其心。
佛教打勾拳,厉害的很。
看上去提倡不淫欲,其实,反倒促进了社会和谐,提高了生育率。
至于藏传佛教。。。。。对人口质量的削弱。。。。。
宗教总会有被利用的时候。。。。
天主教也曾经被利用来发售赎罪券敛财。。。。。
楼上竖耳朵这位,大清早7点多就起床发贴啊。
辽国。
1辽阔的国家,最盛时,疆土西达欧州,东面金人臣服,宋每年巨供。(在河南濮阳不是把宋皇帝围住,签城下之盟。)
2契丹是鲜卑宇文部的分出来的(北魏,北周,隋,唐,的宇文家族的巨大影响力)
3在那时欧洲人眼里只有契丹人,与宋并没太多交往
4中国历史课本对宋渲染的多,对辽讲的少。一般人对辽国契丹的印像。只停留在小说中的杨家将,穆桂英
5欧洲的历史课本中契丹是那时东方的代名词。
6国泰航空,是西方人创办的,很崇拜马可,沿用了马可的说法用Cathay来代指东方,现在国泰航空有马可波罗会员卡,乘飞机优惠,可见马可波罗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了解东方的先驱)
辽、匈奴、羌等等,都差不多,没有孔孟之道和如来真主基督的熏陶,不懂得多生孩子少打架的道理,虽然兵强马壮,终归常性不足,不耐久,终归湮灭在尘土中。
想要活得长,还是需要忠孝节义和诚信仁爱的熏陶才行。
不过想要推行忠孝节义啊、避淫戒酒啊、不偷不抢不杀人啊,那个难度就大了去了。
有违天性的事情,当然难做。
孔融让梨,那真是不亚于虎口夺食的事情。
一般人嘛,吹吹牛,撒撒谎,杜撰一个或者一群的神仙出来。
自己还得装神弄鬼,搞一些水变酒啊、瞎子复明啊、圣灵附体啊、文盲写书之类的怪力乱神来增加其言论的说服力。
NB当然是NB的,不过,我觉得都不如孔夫子NB。
唯独孔夫子,牛是真牛,不撒谎,不吹牛,不自残。不变魔术,不玩假大空。
该喝酒喝酒,该吃肉吃肉,照样建立一整套价值观的金甲圣衣给人套上。还真管用。
那真是旷古烁今地、空前绝后地NB无限高达到河外星系。
NB-》无穷大。
楼上是传说中造机器人的铁匠?
传说中的铁匠的作品?
借我点钱,让我去西藏吧03-07-02 22:58 发表于:《山地情怀》 分类:未分类
没赶上毛主席的“大串联”
坐火车坐汽车都得掏钱
人生苦短,想去的地方太远
西藏仿佛天边,何日才能梦圆?
借我点钱,让我去西藏吧
一想起那里山特高、天特蓝
偌大一张地图前我眼泪涟涟
借我点钱,让我去西藏吧
用雅鲁藏布江水洗洗脸
我要赤身裸体翻过唐古拉山
在布达拉宫长跪不前
借我点钱,让我去西藏吧
满山坡的牛羊
是不是长着一张同样的脸?
洁白的哈达
有没有缝着咒语和誓言?
那里的姑娘胸罩塞没塞海绵?
那里的小伙都抽什么牌子的烟?
借我点钱,让我去西藏吧
这笔钱我用一生来还
一生还不清,就来世
做一头牦牛或者野马
给你拉车耕田
去西藏
—–axnzero
去西藏就是被家人朋友臭骂,仍然觉得自己是独头蒜。
去西藏就是天气有阴有晴,道路有直有弯,地平线真远。
去西藏就是穿上雨衣雨不来,脱掉雨衣老天立马翻脸。
去西藏就是在路边XUXU之后重新上路的时候忽然发现走反。
去西藏就是向路上的司机挥手,第二天举不起牙刷,端不动饭碗。
去西藏就是在路上被狗狗追,一路狂奔,呼呼气喘。
去西藏就是在路边的帐篷避雨,发现藏GG从来不怕搓板。
去西藏就是在路边做完蛋糕发现冷风冻麻了蛋蛋。
去西藏就是牙齿越来越白,肥肉减少一半。
去西藏就是在饭馆和老板娘学四川话,吃她壹圆管饱的夹生米饭。
去西藏就是在昆仑山腿软、风火山眨眼、唐古拉山大喊。
去西藏就是被这个MM拉着照相,心想那个MM咋不多看偶两眼。
去西藏就是在邮局门口吃酸奶,味道很香,就是太酸!
去西藏就是斯乌昂爽,爽翻天。
:)))))
最近看丁丁历险记,已经心潮平静,木有波澜了。
看到铁匠的诗,忍不住又胡思乱想。
送我点钱钱,让我去趟西藏吧,
我已经负债多年,不能再借钱钱。
送我点钱钱,让我去趟西藏吧,
推着俺那已经二十年工龄的车车,
大理–林芝–山南–日喀则–樟木–尼巴利–印度–樟木–扎达–革吉–改则–尼玛–班戈–那曲–昌都–德格–玉树–西宁。
原打算这段路线留到八十岁,
等俺不怕死的时候去背包包。
送我点钱钱,让我去趟西藏吧,
背上包包,看看双湖,走走羌塘,
躲躲熊熊,绕绕牦牦,吃吃草草,
万一活着回来,轻轻说一句,活着真好。
送我点钱钱吧,明年出去骑车车;
送我点钱钱吧,后年春天背包包。
万一后年还活着,俺也决不去罗布泊画句号。
借钱那个,不是我写的。
我不太喜欢借钱花。
印象中,似乎只有委托丁丁在南京帮我代缴网络费用和网上买书算是借钱。
另外,没带钱包,找同事借个几块几十块买东西吃。
其他借钱,真想不起来了。
还有“赤身裸体翻大山”或者“在布达拉宫长跪不前”这种事,不像是铁匠那厮的道道。
铁匠那厮很佩服那些宗喀巴或者默罕默德,但不太会到长跪不前的地步。
对孔夫子则另当别论。
16楼的文字,你能否再看一遍?
山地情怀那篇,能否给个链接?
我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了,我就是造机器人的铁匠。
我们后来人以旁观的眼光,认为北方民族是从兵强马壮走向湮灭,感到有一些惋惜,有一些叹息。但在他们自己,未尝不是自己当时的选择。
在漫长的民族融合中,北方民族除了匈奴往西一路灭了某些文明,留在那里繁衍,其它民族的归宿几乎都是融入汉族。融入后他们虽然不再兵强马壮,但他们走进了农耕的稳定与富足。某个民族的特征消失了,但他们的生命体得以长久延续了。
从文化多样性方面,当然希望他们原有的特性一直化石般的保留下来,但他们自己的群体选择,却未必是希望是这样。
落后了的汉族,如今也在走着这样一条融合的路,去美洲,去欧洲,放弃民族特色,走进物质的繁荣。
我们惋惜北方民族消失在汉族中,我们又何尝不是正在消失在西方文明中,我们也正自己惋惜着自己。
孔夫子的空前绝后,不是他自己当时的成就,他在当时就是一个没机会从政的私塾先生。孔夫子思想的发扬光大,来源于国家统治教育的需要,他头顶上的光环是被历代帝王层累的堆积起来,并以孔夫子编订的书籍或他的言行录他的思想作为科举应试指定教材,他的思想才得以稳固的流传两千年。孔夫子的思想流传,不完全是他思想自身的光辉,而是历代帝王的力量推助。
而今孔夫子的思想衰落下来,也不是他的思想不光辉了,而是他的思想不再是科举应试的指定内容,失去了帝王力量的扶助。
孔夫子还是那个孔夫子,他的思想是处于无穷大的位置,还是处于砸烂孔家店的位置,取决于帝王的态度。
大隐隐于朝,是很有道理的,隐于朝中,更有机会影响帝王的思想方向。
http://www.xici.net/b30523/d11789765.htm
山地情怀的这篇,肯定是铁匠张贴的,因为有丁丁跟帖,可以证明此铁匠=彼铁匠。
可能是当年转帖的,因为我搜出了一大帮。
在这里无限量灌水,害的丁丁没流量了。:)
明天去岳阳,不浪费丁丁的流量了。
》孔夫子的空前绝后,不是他自己当时的成就,他在当时就是一个没机会从政的私塾先生。
要是这样说的话,耶稣当时不过是一个妖言惑众的死刑犯。
孔夫子总还有著作流传,还有上百万的有记载的子孙。耶稣基督绝户了。
怎么比啊?
》山地情怀的这篇,肯定是铁匠张贴的,因为有丁丁跟帖,可以证明此铁匠=彼铁匠。
哈
那后面写着作者: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成都都市生活》
不对不对。
孔夫子述而不著。
《论语》可以算是思想汇编,不算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