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没有坐到这么bt的火车了

我一直坚持硬座/站票。几年前如果你是一个驴友/背包客,买卧铺不买硬座/站票,多少会被人讥讽为腐败;近几年情况变了,卧铺变得平民化,站票/硬座的旅行者越来越少。至少我在来来往往的火车上碰到的几率越来越小了。我一直在坚持这一点,有时候自己也有点不清楚为什么坚持这样做。

跟我同在2号车厢的几个人,也是提前几天去火车站买的票,都是站票。而据说有些人当天去买票,则买到了6号车厢的坐票。

很不幸,我们赶上了民工返工和学生返校的双重高潮。

从南京上车的有很多人是芜湖、黄山和景德镇下车的民工或农民,而每个车站都有很多拿着坐票上来的旅客。景德镇之前,可以说运气不错,我们身边的几个民工,据说他们一下子买了40张票,还会间或的把位置让给我们这些站着的人坐。黄山到景德镇这三个小时,我很幸运坐到一个位置睡了3小时。

景德镇之后到赣州是最惨的路段,上来了几十个年轻学生。他们年轻,没有经历,没有同情,没有经验。列车员说,三个人的位置可以坐四个人,我看到的却是三个人坐了一排,还露了一截在外面;有人直接把很大的箱子放在座位上,再坐三个人就有半个人坐在外面了;还有一个站票的女子请学生们让她挤着坐一会,得到的答复口气却是“你买的就是站票,不该有位置坐”……

这个晚上,我都坐在地上,不知道被折腾醒了多少次,也不知道被踢了多少脚……

赣州之后,下去了大半,可是上来的人依然挤满了座位。我和另几个站票再次被从座位上赶走。白天,列车员广播的数字是车厢超员80%,已然比晚上宽松一些了。乘务员,包括一些年轻的临时乘务员,傻傻的只知开一个门上下乘客,必然造成过多人拥挤在车厢一侧,而另一侧显得有些空荡。如果不是列车长之后的指示,这些乘务员依然只会对着那个堵死的车门以及乘客大发脾气……穿着乘务员制服兜售小商品的人来了又走了无数次。一些去餐车吃饭的人回来说,除了2,3,4车厢之外,其他都很空。

我没有数据,没法分析,剩下的只有很多质疑。南京到深圳一直没有直通火车,这几年刚刚开通,经过安徽、江西这些省必然预留很多位置。
第一,留多少位置是合理的?
第二,把所有预留位置都设置在一个车厢是否合理?
第三,把我们长途无坐的旅客都安置在这些预留的车厢是否合理?

国内的交通状况这些年一直有改善,沪宁两地的动车之普及与方便,许多朋友节假期间放弃火车而用采用空中交通工具,很多年坐车没有被挤的这么辛苦,都告诉我改善的的确确是存在。

然而,当挤在那样的火车上,人被当作牲口一样运输,不管超载多少的时候,我就会很悲哀的觉得,平民/贫民的地位——或许从来就没有地位——并没有根本的改善过,富裕的地方投了很多钱改善交通,改善的只是有钱人的交通条件,私家车越来越多方便的也只是有钱人的出行,那些没有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依然是最辛苦和最没有地位的人。

5人评论了“很多年没有坐到这么bt的火车了”

  1. 读大学的几年,不管去哪里,也是一直坚持硬座/站票,觉得这样很有意思,除了能认识一些有意思的人,还能感受世界的人情冷暖。

  2. 以前很多次买站票,那时候的经验是:要走动走动。
    不同的车厢,差异极大。
    有时候,这个车厢塞得满满的,间隔三个车厢的地方却可能有空座位。
    现在,自己被惯坏了,对劳苦的耐受程度降低了很多。

    你写的最后一段,很能够反映你的人品:你是一个好人。
    跟你做朋友,是我们的幸运。

    从那一段内容,我不禁想起南京砍树事件。
    我觉得,那也是一次富人和穷人的利益争夺。
    富人有车坐,有空调,那就希望路宽一些,交通顺畅一些。
    穷人骑车,很指望那些大树遮荫,而骑自行车对交通拥堵并不是很敏感。
    因此,砍树或者保树,其实就是穷人和富人的较量,本质上就是阶级斗争。

  3. 也曾经坐过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差点崩溃,脚肿的鞋子都快穿不下了。
    看了你写的觉得很寒心,特别是那几个大学生!
    换一下吧,不要再挤硬座了。每次听说我都是挤硬座就替你担心。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